税务知识视频,税务师培训机构首选正保会计网校。
如果企业被税务查了,老板一口咬定是会计的个人行为,你会如何自救?一、判断案情大小,了解情况企业为什么为什么会被税务查?
企业突然被税务稽查了,有的企业可能有点慌乱,其实大可不必,需要了解企业被稽查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企业被稽查主要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每年税务接管按照上级下发的文件进行专项检查和行业整治规范。每年国家相关部门会下达文件,确定税务今年的稽查工作重点,确定好需要查的几个行业,在行业中抽选部分企业进行稽查。这是国家要求,如果在这种情况是否会被选中,这就要看企业的运气了。
(2)区域专项治理。有各省、市税务机关确定,发现本区域是否有某行业、某地区、某税务种类大块有相应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的想象或者隐患,那么就会相应地组织一个相应的专门检查。如之前热火朝天的影视公司、工作室相关税务检查。
(3)重点税源。各省市县区都有个重点税源企业名单,如果榜上有名,有被稽查的可能性。
(4)举报案件和突发事件。
(5)税务部门觉得有偷税嫌疑的企业。
(6)企业财务或者经营情况有巨大波动、涉税事项的现象。企业突然出现较大亏损、大型企业突然破产、注销等等。
根据以上情况,给自己所在的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看看自身企业被稽查的原因,一般大型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制度规章,很少会出现重大税务事项案件后,一口咬定是会计个人行为的情况。
如果是小企业有重大偷税漏税的行为,老板想弃车保帅,那么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具体企业要事先对自己对全盘账目要有一定的了解,定期进行自查,才能在面对税务时有底气。
当然,在税务机关正式检查前,有时候也是会下达文件,让企业提前做好自查工作,这样企业还可以有一定缓冲期,进行查漏补缺。
二、税务稽查对企业有怎样的影响?
根据情况了解企业被稽核的原因,就能做出相应的行动。
一般税务检查,稽核完后该补缴税款就补缴税款,该接受处罚就接受处罚,该进行事后整改就进行事后整改。
如果企业觉得财务人员不够称职,没有更好地更合法更合规地为企业合理避税,有可能财务人员会有些许变动。
企业被稽查出有问题,最多就是罚款,最大的影响也就是三年内不能被评为纳税A级企业。
而纳税A级企业在政府提供贷款时有作用,还有就是影响企业上市,如果是中小企业,一般没什么大的不良影响。
三、面对稽查,财务人员应该怎样做?
(1)做好自查工作。
在接到稽核检查通知时,最重要的是财务人员自己做好企业税款自查工作,查漏补缺。把公司企业的账目好好理顺清楚,把自己接手的账户好好过一遍,弄清楚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千万不要往自己身上揽。
对觉得那里有问题、少交税款之类的,要主动补上,避免企业和自己受到处罚。
(2)好好做的就是做好迎接检查的接待工作。
端正心态,该提供的账目、账簿凭证相关的就好好配合提供,需要补充提供相关的工资报表、合同等也要尽快上交出来检查。
不要有抵触情绪,不要私下搞小动作,一般稽查人员稽核审查的企业那么多,耍小聪明一般都会吃大亏。
财务人员都是为公司、为老板打工,这里就不要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
(3)合理避税,对相应税务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做好涉税复议和诉讼的准备。
有经验的会计和财务人员,会根据政策法规的漏洞和盲区,进行据理力争,不卑不亢,有争议有盲区的地方,涉税的复议和诉讼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合理合法地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
要好好学习财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要老是想着把账目做的天衣无缝,税务人员经手那么多的案子,什么账目都能查的出问题。
在做账目时,需要好好向资深的财会人员学习,在实事求是做好账目的基础上,如何能合理避税,做好税务筹划。
(4)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处理好和领导老板的关系。
财务人员并不能一味的听领导的指令,而是需要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和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向领导献言献策。如何把握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又能为企业为老板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平衡的问题。
偷税漏税进的是老板的腰包,但是受到处罚的有可能是自己。如果遇到落进下石的老板,那么,提前准备好证据,该硬刚还是需要硬刚的,看谁笑到最后。
以上。
我没学过会计那么怎么能快速掌握一些税务知识呢?现在是知识共享的社会,很包容很开放,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获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想要尽快掌握税务知识,可以这样做:
第一、系统的学习
这个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比如报一个会计班,通过书本和老师的讲解,去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这也可以同时学到其他关于财会、税务的知识。现在不仅可以上夜校,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报班学习。
第二、可以找一些专业的师傅。
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可以做你的参谋和智囊团。当然这些人并不会把自己的才学,无缘无故有问必答的就送给你,毕竟人家学来也不容易。
有才华的人,一般不会轻易的展露自己的本事,都会比较有个性有脾气,能找一个这种厉害的人指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三、可以多关注相关的信息
对于税务这一块,每年的政策都会有调整和变动,会哟新的政策发布。可以关注一些地方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公众号,在财务和税务培训的时候,加一些群,可以及时的受到相关信息。
也可以加入一些关于财政、税务的圈子,耳濡目染也会懂一些。不过有一些财务基础的,会更好一点,不然一些专有名词什么的,可能会不容易理解。
第四、没事的时候,多去图书馆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面的知识真的是很系统,很详细,想要学习,每周抽上一两天,你坚持个一年半载的,也就成半个行家了。
如果能找几个志同道合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可能会增加你的动力,让你在学习的方面能够坚持的更久,走得更远。
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避免税务风险必须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因未能准确地遵守税收法规规定,而导致企业可能产生的损失,包括遭受法律制裁、名誉受损的风险。这种损失可能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遭受税务部门的查处除补交税款外,还加收税收滞纳金、罚款;二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损失应得的经济利益。
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企业管理者纳税意识淡泊,甚至无视税收法规规定,挑战税法的尊严与权威。
主要表现为故意隐瞒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支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甚至采取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各种非法手段,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目的。
以上行为体现了纳税人的主观故意性,对此必须严惩;同时加大税法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健全纳税信用登记评定制度,加大对依法纳税者的表彰与奖励。
2、企业办税人员对税法的理解不准确产生的税收风险。
对于这类税务风险,企业并不具有主观故意性,而是因为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税法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结果表现为企业有可能少交税款,也有可能多交税款。
对于这类税务风险,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采取提高办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规范涉税流程等措施解决,也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税务顾问。目前不少大型企业专门成立了税务部,从财务独立出来,专门从事税务工作,办理涉税业务,目的就是加强涉税风险管理。
3、相关法规政策变化带来的税收风险。
对这类风险,由于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企业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的接受。
对于这类税收风险,由于企业不能控制,所以在实施重大投资等经营活动时,要有专业的团队参加决策,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在政策变化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税务知识视频的详细介绍,数豆子将为大家继续分享与税务师培训相关的内容,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