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豆子会计网

会计做账报税的小技巧

分类:会计实务发表于:2018-09-20
  以下就是关于会计做账报税小技巧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准备会计资料
  会计做的账务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企业纳税的重要依据,所以不美观多忙都尽量月末把本期的所有账务工作完成,只有资料齐全了,保证了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报税才会更加便捷,会少走很多弯路。
  二、准备申报资料
  去报税的话,肯定是需要准备申报资料的,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纳税申报明细表,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在网上找模板,大致内容包括:纳税申报基数、税率、申报所属期和各项税(费)种,以及应纳税额和申报情况记录等。最好用 A4纸每月打印一张,基本每月大部分的内容是不变的。一般是各月份的销售收入、进项税额、工资发放额等的申报基数才有所变动。如果在申报当中发生比如税收政策、纳税方法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均应记录下来,可供以后在申报中引起注意。
  三、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都是规定在次月十五日之前,需要登录到国税电子税务局网站和地税电子税务局网站进行纳税申报。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实际申报时间最号提前一点,一般中、小企业最好在十日之前做完。因为若是有错误,还可以计时补救。打开的电子税务局网页,登录进企业申报页面。再点击申报纳税菜单,就会出现当月需要填写的各项申报表,再点击进去进行实际具体的申报操作。填入相关基数,系统根据规定税率自动生成纳税额。填写完后,需要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再提交。如果有本期该项目没有数据时,直接用“0”代替即可。
  四、申报之后的工作
  纳税申报过后,如果需要交纳税款,就需要在银行账户存够资金,以便系统发起扣款。扣款之后,可以直接在菜单中打印扣税凭证,或是去办税大厅打印也可以。至此,报税工作就全部结束。
  五、资料一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部门是根据企业年度应税销售额的大小来区分的,两这类纳税人在税款计算上,或是在发票使用方面的规定都有一点的差异,从税种上来看,这就是国税部门对增值税的征收方式。而地(国)税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主要就分为查账征收和核率征收。增值税和所得税在纳税方面都存在不同,增值税要求要严格很多,也要复杂很多,而所得税就显得单一而简单。
  六、资料二
  从申报所属期上来看,分为月份申报、季度申报和年度申报三种。月份申报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申报,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若是按季度,月份就无需申报,年度申报就相对更全面和复杂一些,除填写各种税(费)申报表外,还需提交财务报表。
  
  会计往来账对账技巧
  会计中的往来账就是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贸易往来,记录公司应付供应商多少款,应收客户多少款的账目。财务人员掌握对账技巧,便可以提高对账工作的效率。
  技巧一:往来账自查在与对方单位核对余额之前,应将全部经济业务入账并结出余额,然后进行往来账自查
  1.审查往来账余额的大小及方向,看是否有不正常的余额和方向,如出现异常情况,应重点审查相应的明细账。
  2.审查明细账时,应当逐笔浏览该账户借贷方有无不正常的发生额,有无异常摘要。如果存在异常的发生额或着摘要等,应审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以确定往来账无错记金额等错误发生。
  3.逐笔审查期初至期末业务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并记录日期、金额、发票编号等,以备在与对方单位对账时使用。
  技巧二:余额核对
  在往来账自查无误的基础上,与对方单位进行余额核对。如果双方余额一致,则表明双方的业务记录无误。如果双方余额不一致,则要计算两者差额,并对差额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分析:查看是否有与差额相同金额的业务发生;判断是否存在未达账项,是否需编制“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查看是否有与差额的二分之一相同金额的业务发生,判断是否账户方向记错业务。
  双方期末余额不一致时,还可分段核对余额,也就是按月度或者季度核对余额。如果期中某一时点的余额一致,则可以判断该时点之前的业务记录无误,只需核对该时点之后的账目。
  技巧三:发生额核对造成双方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如果通过分析差额无法确定双方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时节,则需进行发生额核对
  核对发生额,有以下两种方法:
  1.核对双方的业务发生额,可不按时间顺序逐笔核对,而是分别核对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
  2.核对单位往来账中的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找出借方发生额或者贷方发生额对应的业务。若此类业务对余额不产生影响,则问题可能存在与没有借贷对应关系的业务中。如此可缩小详细核对的范围,从而减少对账工作量。
  在现今的会计处理中,往来账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账务处理体系之一,会计初学者需要注意的是,往来账的账面调整必须有银行(包括内行)的单据作为依据,不得随便调整。
  
  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
  财务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财务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4、登记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7、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会计做外账的小技巧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热门直播

首页 资料 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