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补助金和经济补偿金有什么区别?
工伤赔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发生工伤之后的待遇,经济补偿金是离职时的待遇。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工伤方面的待遇见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是对劳动者由于劳动关系终止带来的利益损失的补偿,以便使劳动者在重新就业的合理时间内有一个良好的经济过渡。
一、两者支付条件不同
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
【4】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5】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备注: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除外】;
【6】特殊情形下用人单位停止经营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残疾赔偿金与伤残补助金的区别是什么?
伤残补助金与残疾赔偿金的区别是前者是赔偿的具体金额和内容不一样。残疾者受到伤害而导致的生活资源或者是财产方面的损失,后者是包括于一种精神方面的赔偿。而且两者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规定在民法当中和交通法律当中。
具体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残疾赔偿金及其性质的认定,有着不同的规定,体现出不同的态度。
1、《民法通则》没有规定残疾赔偿金,但在第119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对残疾赔偿的范围作了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其中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依其文义,应理解为对受害人因受损害而导致生活资源减少或者丧失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
2、在1992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中,均作了类似《民法通则》的规定。
3、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最先明确规定残疾赔偿金的法律。而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残疾赔偿金作了规定。这两部重要的法律,对于致人残疾的人身损害赔偿,都是在生活补助费的赔偿内容之外规定了残疾赔偿金。
为此,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观点都倾向于认为,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后有变化】。而且参与制定这两部法律的有关部门也作此解释。
最明显的是,在2001年3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规定》第九条则明确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因此,在司法上,残疾赔偿金的性质被确认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后有变化】。
4、1994年5月1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7条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药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这一规定也使用了"残疾赔偿金"的名称,但是,与以往的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不同的是,这部法律把残疾赔偿金定义为对公民的人身遭受损害导致其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而且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只赔偿财产损失、不对精神损失进行赔偿的原则来判断,此法中规定的残疾赔偿金在性质上属于对财产损失的赔偿。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性质的规定,确认为因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而导致收入减少的财产赔偿。
有关残疾赔偿金与伤残补助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就是数豆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关注。